编辑“︁
语言学小课堂
”︁(章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 第七期 == 今日知识点分享: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汉语基本都是一种单音节语言(语义多对应一个音节)且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字。对于一音节(字)我们可以将其拆分成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声母:如普通话“声母”中的sh和m便是这两个音节的声母(声母指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当音节开头没有声母的时候,我们便将其的声母称为零声母,如普通话的“音”、“埃”。 韵母:如普通话“声母”中的eng和u便是这两个音节的韵母(韵母指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又可下分成三部分: 韵腹:主要元音 介音:即韵头位于韵腹和声母之间如普通话中“话”的-u- 韵尾:即韵腹后面的部分如普通话中“通”的-ng 声调:即我们常说的“平上去入”,具体我会在后续知识点分享当中进一步说明。 传统音韵学术语介绍,这些术语有些与我们常说的语言学术语“撞脸”,但却表达的不是一个东西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字母:声母的代表字,即从同声母的字中选择一个字作为这个声母的代表,比如用“明”表示[m]。 带音:声带是否震动,震动即为带音。 清浊: 全清 声带不振动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清擦音 次清 声带不振动送气的塞音、塞擦音 全浊 声带振动的塞音、塞擦音、擦音 次浊 响音 (如果大家不熟悉分类的话可以翻我之前写Phonological Features的那篇知识点分享。) 五七九音: 对发音部分的分类,五音为唇舌齿牙后,七音加入了半舌半齿(来、日),九音将唇分为轻重唇、舌分为舌头与舌上、齿分为齿头与正齿。【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术语有时候并不太明确。】 组:我们把同一个发音部位的声母称为一组,并用本组的第一个声母为其命名。如将“幫滂並明”称为“帮组” 等:韵图以“洪细”(洪细指发音时口腔的张开度,大即为洪,其依照有无介音-j-和腹元音开口度来区分。)为主要根据将韵母划分成四等。在韵图系统中一二等没有介音-j-、三四等有介音-j-且一等较二等更洪,三等较四等更洪。 开合口:带有-w-介音或以u为韵腹的都称为合口,反之则是开口。 独韵:将只有开口或只有合口的那部分称为独韵。(不对立) 开齐合撮四呼:开口呼[-∅-]没有介音又称零介音、齐齿呼[-j-]、合口呼[-w]、撮口呼[-ɥ-]。 阳声韵:以鼻音m、n、ng为韵尾 入声韵:以塞音为韵尾 阴声韵:零韵尾或近音韵尾 阴阳声韵有时合称舒声韵,入声韵有时促声韵。 韵部:将读音相近的一部分韵母划入一个韵部,同韵部的字通常被用来相互押韵。 韵攝:韵腹相近韵尾相同的一部韵母。 小韵&纽:同音字被分为同一个小韵。 韵&韵目:同韵母的字被分为一个韵。 平仄:古人将四声分为两类,平声为平声类,上、去、入三声为仄声类。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TUCMandWSC的贡献均可能会被其他贡献者编辑、修改或删除。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详情请见
RqhWiki:著作权
)。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特殊页面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